二锅头,是咱北京城的特产、名产。要说这二锅头酒,在京城不但名气大,还挺有人缘。不管老的、少的;也不管是干力气活儿的,还是摇笔杆、敲电脑的,大家都喜欢。
要说这二锅头酒,还真是有点特色。首先说这名称“二锅头”,这是我国历史上个以酿造工艺命名的白酒。
据史料讲,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,金朝将北京定为“中都”时就传来了蒸酒器,开始酿制烧酒。到了清代中期,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,进行了工艺改造。
据酿酒师讲,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,也称天锅。蒸酒时,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气,经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叫“酒头”;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叫“酒尾”。这“酒头”和“酒尾”提出后做其它处理,因为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。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,因而叫“二锅头”。
这是一种很纯净的酒,而且质量很好。据说现在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所采取的“掐头去尾”、“按质取酒”的方法就是沿承“二锅头”工艺原理而来的。
吃涮羊肉喝二锅头,似乎是北京人涮羊肉的固定搭配。
一些朋友每天晚饭时都要喝上点儿。不多,也就二三两的样子。一来白天干了一天了,晚上放松一下;二来是要那个感觉——似喝没喝,没喝在喝,晕晕乎乎的感觉。喝着小酒,吃着可口的菜,那可是个享受啊!
三五好友聚餐,也离不开这二锅头。一瓶酒打开,将酒分倒在几个杯子里就开喝。有的是豪饮,几口酒下肚,话就多了;有的是浅尝,慢慢喝,细细聊。
二锅头酒这么招人喜欢,在于喝多了也不上头,而且越喝是越有味道。有位爱酒之人说,别的酒不喝,就喝这二锅头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是地道的粮食做的,好喝,对咱这身体有好处。